12月14日,在北京召開的第二屆中國產業改革發展年會“新常態下的產業改革發展之路”上,全國人大常委委會委員兼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、中國體改研究會會長彭森提出上述看法。
在彭森看來,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“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”是改革的核心和重點,是一個突破口,牽一發動全身,可以帶動包括壟斷行業、混合所有制、資源型產品價格改革、金融領域的改革。
“那么,在2015年,可以從幾個方面來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。一個就是要盡快提出統一市場準入制度。”彭森提出,當前,各級政府正在陸續清理政府權力清單,但是,對于企業和政府來說,更重要的是有一個負面清單。“上海浦東制定負面清單的做法,如果真正取得經驗,帶有普遍性,就應該盡快在全國范圍內推開,允許企業依法平等地進入負面清單之外的領域,真正做到法無禁止皆可為。”
彭森還提出,要進一步破除各種形式的行政性壟斷。資源性壟斷領域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定的政企分開、政資分開、特許經營、加強監管的原則加快改革,特別是加快開放石油、電力、天然氣、電信這些壟斷行業中的競爭性環節的業務。網絡性的資源壟斷環節的一些特許經營,應該面向所有的各類所有制主體開放,對長期以來民營經濟難以進入的領域,要加大改革力度,要有大的改革動作。“國際原油現在掉到60美元一桶,為取消石油進口管制開創了一個非常好的時間窗口。”
在彭森看來,明年還要抓緊推進電力、石油、天然氣等領域的價格改革,涉及競爭環節、競爭領域的價格政府管的越少越好,能放開的盡量放開。特別要還原能源的屬性,形成由市場決定能源的價格機制。“像油價市場化定價機制,前幾年已經明確定下來了,只不過我們要走的三步只走了兩步,最后一步沒有放開。”
彭森提出,還要全面清理和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做法,破除地方保護主義,包括地方的優惠政策。還要抓緊修訂反不正當競爭法,積極開展反壟斷法的執法檢查,探索全面取消預算資金對于競爭領域的補貼,清理過度干預微觀活動的產業政策,用普惠的、競爭性的產業政策來取代過去挑選贏家的產業政策,使各個企業處在公平競爭的起跑線上。
“2015年,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一年,也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,也是全面完成“十二五”規劃的收官之年。只有加強和完善現代市場體系的改革,我們中國的改革才能成功地跨越結構調整的陣痛期,中國的改革發展才能煥發出新的活力。”彭森提出。
來源:財新網